中国第一家以古生物化石为载体的国家级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
欢迎来到中国古动物馆官网!
首页
场馆概况
古脊椎动物馆
人类演化馆
特展展厅
3D放映厅
达尔文实验站
机构及高级管理人员
馆徽(logo)
购票入口
参观指南
最新动态
头条新闻
媒体报道
科普活动
达尔文大讲堂
科普文章
古动物馆奇妙夜
小小讲解员
重点展品
展览策划
展览推荐
展览回顾
联系我们
模型制作
模型业务
雕塑业务
装架业务
3D复原业务
俱乐部
小达尔文俱乐部
远山探险俱乐部
志愿服务
活动报道
志愿者招募
历届志愿者名单
文创产品
出版物
留言版
活动报道
中国古动物馆推出恐龙珍品展
来源:
|
作者:
佚名
|
发布时间:
2021-01-25
|
1240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了迎接“十·一”黄金周,中国古动物馆推出“中-加恐龙考察”珍品展,其中包括中华盗龙等四种恐龙的正型标本。这些标本是由中加联合恐龙考察队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我国新疆、内蒙古采集,并由加拿大技术人员协助复原装架的。与传统的恐龙装架方式不同,这些恐龙采用了浮雕式装架方式,展示效果较为新颖独特。不仅如此,此次展出也是这些标本自复原装架后首次在国内亮相。
这次中加恐龙考察计划(1986-1990)是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加拿大自然博物馆(渥太华)和皇家泰勒古生物博物馆(德兰赫勒)三方联合的,董枝明、戴尔.罗素和菲利普.居里作为合作带头人。除了恐龙,其他还有孢粉学、无脊椎动物学、龟类、蜥蜴类、鳄类、鸟类、哺乳动物、恐龙足迹、沉积学等中加各方面的专家,一起组成了一个均衡并多学科的团队。考察地点位于中国北方(新疆和内蒙古),加拿大的北极岛屿,以及加拿大阿尔伯特省的恶地。
这次中加考察非常地成功,在亚洲和北美均有重大发现。根据计划,考察队要联合考察中加上白垩统化石点,详细比较其动物群的异同,以及评估地理和时间分割对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研究人员在加拿大北极地区发现了扩散模式、扩散路线和扩散行为的证据。在五年的考察中,仅在中国就采集了60余吨标本。众多科研成果发表在《加拿大地球科学杂志》的特刊上,而后继的合作研究又持续了很多年。考察中发现描述的产自中国的新恐龙物种包括:阿乐斯台阿拉善龙、中加马门溪龙、将军庙单脊龙、杨氏中华似鸟龙、鄂尔多斯乌尔禾龙等。在一个化石地点显示了至少12只幼年甲龙死亡在一起的情况,这也是甲龙类恐龙群居生活的首次证据。在加拿大,中加两国学者和技术人员一起合作采集了众多化石,包括几种新型恐龙的骨骼、恐龙蛋、恐龙足印化石,以及地理分布最北的北极恐龙化石。一些保存较好的中加化石参加了大型巡展:“恐龙世界巡游——迄今最伟大的展览”。这个巡展曾访问过加拿大(1993-1995)、日本(1994)、新加坡(1995)和澳大利亚(1996)。本次展览是这些恐龙珍品在中国的首次亮相。展览将持续到明年4月。
相关新闻
中加恐龙珍品展
上一篇:
中科院隆重纪念中瑞西......
下一篇:
近期讲座通知
活动报道
志愿者招募
历届志愿者名单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