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家以古生物化石为载体的国家级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
欢迎来到中国古动物馆官网!
首页
场馆概况
古脊椎动物馆
人类演化馆
特展展厅
3D放映厅
达尔文实验站
机构及高级管理人员
馆徽(logo)
购票入口
参观指南
最新动态
头条新闻
媒体报道
科普活动
达尔文大讲堂
科普文章
古动物馆奇妙夜
小小讲解员
重点展品
展览策划
展览推荐
展览回顾
联系我们
模型制作
模型业务
雕塑业务
装架业务
3D复原业务
俱乐部
小达尔文俱乐部
远山探险俱乐部
志愿服务
活动报道
志愿者招募
历届志愿者名单
文创产品
出版物
留言版
活动报道
讲述“从鱼到人”的中国故事
来源:
|
作者:
佚名
|
发布时间:
2021-01-20
|
441
次浏览
|
分享到:
《征程: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
[加拿大]舒柯文 [中国]王 原[澳大利亚]楚步澜
科学普及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
本文插图选自《征程: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
从古至今,“我们从哪儿来?我们往哪里去?”似乎一直就是一个永恒的问题。这是一个科学问题,但人们往往把它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千百年来,人类从未停止过思考和探索的脚步,苦苦追寻其中的奥秘与真谛。十九世纪中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相继问世,第一次从科学的角度令人信服地向世人表明生物进化,万物共祖,自然选择是推动生物演化的主要动力和机制,而且作为哺乳动物大家庭的一员,人类的起源和演化也不例外。
一百多年过去了,尽管面临过种种的挑战,达尔文的进化学术依然屹立不倒,不仅如此,遗传学、古生物学、地质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极大丰富了进化的理论。著名的进化生物学家Jerry Coyne曾这样写道:“现代古生物学的累累硕果已经彻底证实了达尔文的理论。”在这一系列的累累硕果中,来自中国的化石,特别是最近20年的成就,无疑最为醒目。大量关键时期、过渡类型的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在国际上不断掀起阵阵波澜,为世人讲述一个接一个的生命演化的“中国故事”。
最近,中英双语图书《征程: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暨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可谓恰逢其时,《自然》杂志亦及时发表了著名恐龙专家徐星撰写的书评。本书的三位作者均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但却是一个跨国的组合:加拿大籍的Corwin Sullivan是哈佛毕业的博士,王原长期兼任中国古动物馆的馆长,澳大利亚籍的Brian Choo不仅是一名古鱼类专家,而且还擅长科学艺术创作。三位严谨的学者,在承担各自繁重科研任务之余,历时两年合作完成这部科普著作,本身就足以令人称道。
作者精心挑选并介绍了在脊椎动物5亿多年的演化历史中,15个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的化石宝库,如产出了“第一条鱼”的寒武纪的澄江生物群,来自贵州三叠纪的海洋爬行动物,产出了大量带羽毛恐龙的热河生物群,发现于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遗址等,并且还穿插介绍了九次代表性的演化大事件——从脊椎骨的起源一直到人类的出现,因此从鱼到人的演化脉络清晰明了。本书可谓浓缩了中国古生物学近百年成果之精华,其中自然包括了大量最新的研究成果。从一个个有趣故事的背后,读者还可以了解到为什么中国的化石,特别是最近20年来的重要发现,在研究脊椎动物的演化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本书的另外一个特点是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图,除了化石产地、重要人物、化石标本、生物结构示意图外,还包括了大量灭绝动物的彩色生活复原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作者之一的Brian Choo亲手绘制了书中一些最引人注目的插图,包括几个全彩复原的生物群场景,从而尽量保证了复原的科学性。
诚如作者在后记中写到的那样,在书稿的撰写过程中,作者最感困惑的就是内容的取舍,中国的化石宝库是如此丰富,但限于书的篇幅,并尽可能考虑在演化不同阶段上起关键作用的化石,最终还是有不少有名的中国化石没有被收录到书中。
总之,在我看来,这是迄今为止我所知道的,基于中国的精美化石宝库描绘“从鱼到人”的故事中,内容最为丰富、最具权威性,并且最有趣味的一本书。本书装帧精良,文字也尽可能做到了通俗易懂。我有理由相信,这本书将成为经典,并为世界各国、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所喜爱。
(本文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
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作者:周忠和
上一篇:
【新书来袭】《征程:......
下一篇:
这个杀手不太冷:探访......
活动报道
志愿者招募
历届志愿者名单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