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家以古生物化石为载体的国家级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

欢迎来到中国古动物馆官网!

活动报道
打造新时代少儿科普节目-《奇妙的动物》正在热播中
    目前《奇妙的动物》在百视通、爱奇艺、芒果TV、腾讯、小米、优酷等平台热播,这是由中国古动物馆和中国科学院标本馆科普网络委员会联合监制,杰外智汇(天津)动漫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的原创儿童自然科普类节目,这是一次利用新技术、新思路对少儿科普节目的新尝试。《奇妙的动物》节目选择了动画结合实拍视频的表现形式,并以小朋友易于接受的台本设计及童趣配音来拉近与小观众的距离。同时在节目中创新的加入了丰富多样的趣味互动学习环节,使得节目的知识点和趣味点有效结合。从节目在各主流播放平台热播的结果来看,节目获得了小观众和家长们的共同喜爱。

    科学技术普及(简称科普)是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了解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有效途径。少儿科普作为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少儿科普的主要对象是4-12岁的少年儿童,他们充满求知欲,力求认识自然,认识自身,渴望了解科学知识,具有不断探求真理的好奇心。制作出让孩子们喜爱的少儿科普节目,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随着各类节目的发展, 少儿科普节目也在不断进步。要想充分发挥科普节目的优点, 并让小朋友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科学知识、开发创新思维, 就需要从孩子的身心特点出发, 以满足他们真正的需求为目标, 在把科学知识在加深加透的前提下,增加节目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同时加强孩子们的参与感, 从而摆脱以往科普节目的说教性,使之成为小朋友们喜爱的节目类型。

    一部适合新时代的少儿科普节目,其前期准备是不容忽视的。小朋友对过于抽象,枯燥,不能理解的内容有着自发的抵制情绪。这就需要科普节目在主体需求和目标定位上,都要下足工夫,避免作品的同质化现象,否则就会导致孩子和家长的厌倦和反感。
    题材独特,可替代性不强的少儿科普节目才有长久的生命力。所以在内容上要敢于创新,以更多题材,更多角度的新内容作品才能增加小观众的兴奋点。此外,注重考查儿童观众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和知识构成,进行差异化定位,也是新时代科普节目在立项时就要提前考虑的关键点。

    科普节目的制作难度大,创作要求高,虽然在收视率方面难及其他动画类节目,但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知识,走进自然,热爱动物,学习到准确的动物知识,这些知识点的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的相关专家学者对内容进行的细致入微的校对修订。例如在描述蜥蜴生活的专集中,专家老师根据自己对蜥蜴的专业知识,指出样片中对蜥蜴毒腺位置的错误描述。(毒蜥的毒腺位于下颚,每颗牙齿的底部都有一个输送毒液的凹槽。会通过咬合、咀嚼把毒液从伤口流入猎物体内)。诸如此类的细节修正贯穿在《奇妙的动物》整个的制作及监制过程中,虽然辛苦,但是最终确保了《奇妙的动物》全系列数百集节目中各个知识点严谨准确。

    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素质教育就应该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习,从学习中获得知识和科学的精神,在童年就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的科学思维。少儿科普节目的发展任务重大,只有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开拓出新时代需要的少儿科普节目。

中国古动物馆  副馆长  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