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家以古生物化石为载体的国家级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
欢迎来到中国古动物馆官网!
首页
场馆概况
古脊椎动物馆
人类演化馆
特展展厅
3D放映厅
达尔文实验站
机构及高级管理人员
馆徽(logo)
购票入口
参观指南
最新动态
头条新闻
媒体报道
科普活动
达尔文大讲堂
科普文章
古动物馆奇妙夜
小小讲解员
重点展品
展览策划
展览推荐
展览回顾
联系我们
模型制作
模型业务
雕塑业务
装架业务
3D复原业务
俱乐部
小达尔文俱乐部
远山探险俱乐部
志愿服务
活动报道
志愿者招募
历届志愿者名单
文创产品
出版物
留言版
历届志愿者名单
古生物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
来源:
|
作者:
佚名
|
发布时间:
2021-01-20
|
460
次浏览
|
分享到:
博物馆的基本职能包括典藏、研究、展示和教育等几个方面。这里面其实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及因果关系。
典藏是一个博物馆的起始。一个博物馆如果没有好的典藏,就会成为一座“太空馆”,这里说的不是宇宙太空,而是指那些只有很大的场地,却没有几样好的展品的“太空了”的博物馆。另外,也有一些博物馆,比如咱们地质古生物类场馆中,展出的化石里面有造假的情况,或者标本没有完全修理好,或者修理好没来得及认真研究,就匆忙展出了。这样就无法把藏品的真实面目和深入的内涵发掘出来,也无法讲述一个精彩的展品背后的故事。目前国内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场馆都建设得很漂亮,但有些场馆没有花大精力,花足够的经费去征集好的藏品。从博物馆的典藏原始功能看,这其实是背离了博物馆的初衷。
研究是基于藏品的工作,这是显示一个博物馆学术深度和科学内涵的领域。研究也是展示和教育的基础,一件展品,只有经过科学的研究,了解了它的基本属性、特征和收藏意义,才能对观众更好地解说。没有研究力量的博物馆时间长了会遇到发展的瓶颈,无论是经费争取,还是后继的展陈推出等也会面临较大的困难。
展示是为了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要探究符合观众参观和学习习惯的展览方式。除了固定展览,组织各种特展是最基本的形式,特展也经常与教育活动相关联。讲解是展示过程中一项特别重要的工作,怎样强调它的作用都不过分,可以面对不同人群,进行分层次、分对象的讲解。我们馆有普通讲解员讲解、各类志愿者讲解、研究生讲解、专家讲解等多种形式。讲解就好像精美菜肴中的调料,有了它将使展示更生动,也会发挥出观众(听众)无限的想象力。在展示中,互动展品(如各种多媒体项目、动手项目等)是一个很好的形式,但其后期维护成本会较大。而且观众可能过于专注于互动的形式和娱乐性,而忽视了互动所要表达的科学内容。所以要精心地挑选和使用,不宜过多过滥。互动展项是展览的辅助形式,要做到有目的性、有针对性。
教育则是通过科普活动等形式深入阐释博物馆藏品(或是某个学科)的内涵。活动形式多样,有讲座、科普剧、小小讲解员培训、主题乐园、野外考察等等,其中很多教育活动未必在博物馆场馆中进行,可以做夏令营,可以博物馆进校园、进社区,组织科技周、媒体日等等。另外,组织承担各类科普项目所做出的成果,也可以用于展示和教育中。
博物馆作为公益性社会文化机构,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保障公众基本文化需求的社会责任。它既是人类文明记忆、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也是大众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欣赏艺术、文化休闲的理想场所,更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公民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平台。古生物类博物馆的首要社会服务功能是把地层中埋藏的远古生命的遗迹保留下来,保存到博物馆的库房或遗址馆中,这样才不会被自然的力量所破坏。从启迪智慧、文化休闲的角度,作为古生物学研究载体的化石既触手可及、生动形象,又年代久远、充满神秘。这其中蕴含着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也留有了很多可以发挥想象的空间。将这些固化在岩石中的远古生命以合适的形式展示给公众,必然带来欢乐、思考、想象以及与此相伴的愉悦感和责任感。在科研的基础上进行的科普教育活动也会让公众了解科学的过程,体验科学的方法,培养科学的素质。
最后,具有独立特色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将延展博物馆教育的触手,使知识的普及更为便捷、深入和持久。
【注】此为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在第二届全国地质古生物馆长培训班上的讲座摘要(2015.1)
上一篇:
3D放映厅暂停使用的......
下一篇:
关于授予张茜楠、周亚......
活动报道
志愿者招募
历届志愿者名单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