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家以古生物化石为载体的国家级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

欢迎来到中国古动物馆官网!

达尔文大讲堂||第三十五期:听李茜老师聊聊关于兔子起源那些事儿
来源: | 作者:孔明智 | 发布时间: 2023-07-18 | 122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古动物馆·达尔文大讲堂是介绍地质、古生物、古人类、旧石器考古、演化理论等专业领域前沿进展与趣味故事的系列科普讲座,自开办以来,持续受到孩子和家长们的支持与喜爱!

五一假期刚刚结束,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茜研究员于本周六【5月13日 下午16:00-17:00】为小达尔文会员们带来精彩的讲座!



讲师介绍

李茜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现任高等室副主任。 

主要从事古近纪哺乳动物及陆相地层方面的研究,集中对古近纪啮齿类进行研究,在我国诸多地点和层位上首次报道啮齿类化石,对啮齿类中不同门类的起源和演化提出新的认识、进一步证实啮齿类的亚洲起源,同时对不同洲际之间哺乳动物的迁徙和交流提供新的认识和证据。



本期达尔文大讲堂主题

《兔子的起源》

在中国,兔子是生肖之一,寄托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具有善、美、祥和的寓意。在西方,兔子作为复活节的吉祥物,热情顽强,生命力旺盛,象征着春天的复苏和新生命的诞生。

尽管如今生活在地球上的兔子种类不算太多,可有关兔的起源以及演化的历程却曾让古生物学家们困惑不解,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以李传夔先生为代表的我国古生物学家在祖国大地山川戈壁奔走几十年,使我国拥有了兔演化近乎完整的化石证据,并完美解答了兔起源的难题。



鼠兔的渊源

兔子的起源一直是国际古生物学界探讨的重要课题,曾引起古生物学家的各种推测。有些学者认为其起源于踝节类(早期的一种有蹄动物),有些学者则认为其起源于偶蹄目(哺乳动物的一个大型分支),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野外考察队在安徽潜山古新世地层中(约6200万年前) 发现了几件重要的头骨化石,见到标本的第一时间,“火眼金睛”的李传夔先生就曾风趣地自言自语道:“兔子吗?兔子妈?”后来经过详细的形态学研究,将其命名为“安徽模鼠兔”,并提出它是兔形类动物的祖先类型,得到国际古生物学界的广泛认同,有关兔子起源的谜底才得以揭开。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约6600多万年前,白垩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结束了中生代的恐龙纪元,哺乳动物从恐龙的阴影下走出,迅速开枝散叶大辐射。约6200万年前,安徽模鼠兔作为兔子的祖先,开始孕育兔子这个大家庭,一代代繁衍,生生不息。

有一个小秘密要告诉大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吉祥物形象“兔圆圆”,它标志性的四颗上门齿就取自于“安徽模鼠兔”化石生态复原形象的典型特征哦!



本次达尔文大讲堂,

李茜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探寻兔子家族的秘密:

可爱的兔子们的爷爷的爷爷到底是谁?

“鼠兔一家亲”,兔子和老鼠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今天你的宠物兔宝宝又是来自于哪里.……

让我们溯本追源,一探究竟!

  

-中国古动物馆-

达尔文大讲堂-第三十五期 

课程时间安排

2023年5月13日(星期六)

16:00-17:00

5月12日下午14:00报名截止

活动地点

中国古动物馆一楼报告厅

注:博物馆门前集合,统一进馆

招募对象

小达尔文俱乐部会员

扫码报名



注意事项

讲座开始前5分钟停止进入

此活动仅限达尔文俱乐部会员报名!

注:活动当天俱乐部会员请携带会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