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门溪龙是怎样被发现和发掘出来的?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1-01-19
|
2205 次浏览
|
分享到:
1957年初,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调查处2分队4联队在地质组组长徐家仁的带领下,为了对合川大石桥构造进行石油与天然气勘探,来到了太和乡古楼山。古楼山由一片红色岩层组成,山高坡陡,荆棘丛生。地质工人侯腾云不畏艰难,上山时一马当先。当他爬上半山腰时,突然发现红色的岩层中有一块白色的石块在熠熠闪亮。他用地质锤敲了一下,那白色石块竟然相当地坚硬。他蹲下来仔细观察,那块石块越看越像动物的骨骼,他立刻意识到了什么,情不自禁地大声喊起来:“快来看呢,这里有恐龙化石!”
(本文转自《中国科普博览》)
1957年初,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调查处2分队4联队在地质组组长徐家仁的带领下,为了对合川大石桥构造进行石油与天然气勘探,来到了太和乡古楼山。古楼山由一片红色岩层组成,山高坡陡,荆棘丛生。地质工人侯腾云不畏艰难,上山时一马当先。当他爬上半山腰时,突然发现红色的岩层中有一块白色的石块在熠熠闪亮。他用地质锤敲了一下,那白色石块竟然相当地坚硬。他蹲下来仔细观察,那块石块越看越像动物的骨骼,他立刻意识到了什么,情不自禁地大声喊起来:“快来看呢,这里有恐龙化石!”
马门溪龙
大伙儿听到喊声立即争先恐后地跑了过来。组长徐家仁观察确定是恐龙化石以后,立即组织全组同事开始挖掘。由于没有携带合适的挖掘工具,为了保证化石的完整性,他们不得不用手把化石周围的岩石一块块地扒落下来,有些人的手指都被岩石划破了,可是他们并不在乎,因为发现恐龙化石的喜悦驱散了疲劳和疼痛。
经过一天的挖掘,化石被暴露出来的面积越来越大,挖掘工作面临的困难也变得越来越大了。队长徐和生闻讯赶来,了解了一番情况之后,马上指派刚刚从西北大学毕业的田西通技术员组织起民工前来一起帮助挖掘。挖掘工作持续进行了好几个月,直到5月初,一具完整的恐龙化石骨架终于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
合川发现完整的恐龙化石骨架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四川各地,也传到了千里之外的首都北京。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成都地质学院以及各地的博物馆都派人前来进行了考察。
经过研究,科学家认定这具巨大的恐龙埋藏的层位是侏罗系重庆群上沙溪庙组顶部,,时代为距今大约1亿2千万年。它属于蜥脚类,是恐龙家族中体形最为庞大的一支,生活在沼泽地带,以植物为食。发掘队的队员们热烈讨论后一致认为应该以发现它的地名来为它命名,于是就科学家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把这条恐龙定名为“合川马门溪龙”。合川马门溪龙的发现、发掘和研究,不仅为研究蜥脚类恐龙的系统发展提供了珍贵的材料,而且为研究四川盆地的古地理、古气候也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后来,科学工作者和古生物技术工作者一起将合川马门溪龙装架陈列。这条长达22米的庞然大物一直担当着中国最大恐龙的英名。它还曾远赴日本、香港、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展出,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崇仰,成为了一名举世闻名的科普明星。